颠覆还是融合 互联网汽车企业造车之路猜想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颠覆还是融合 互联网汽车企业造车之路猜想

近几年来,互联网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让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作为工业支柱的汽车业似乎成为了“硅谷”的下一个对象,目标则是互联网智能汽车。

在这条路上,有人想避开汽车企业单搞?比如谷歌和小米,有的选择了合作,比如上汽联手阿里巴巴,北汽联合乐视,长安与华为的合作,其中乐视一方面与北汽合作,一面则遍访欧美供应商并组创研发团队,力图复制互联网电视的成功,独力打造自己品牌的互联网汽车,单搞还是合作?颠覆还是融合?互联网到底能给汽车业带来什么?

互联网企业难革汽车的命

国内互联网企业高调宣称造车的首推乐视,除了与北汽与乐视一起收购美国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外,今年年初,乐视已经开始全面筹划智能电动汽车和车联网项目,并将其上升为企业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项目,而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乐视CEO贾跃亭都在海外筹备该项目,目前已在美国硅谷组建了汽车研发团队。不过,除了公布研发团队的最新进展,乐视拒绝向外界透露有关超级汽车的详细商业规划和资金筹备情况,这不禁令外界再次怀疑该项目能否顺利落地。毕竟与电视业相比,造车需要克服技术研发、人才、制造、物流等多个门槛,此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资金投入要比电视业大得多。而据证券行业人士分析,乐视的负债率已经超过50%,如果在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会加大乐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就在抛出造车计划的前一天,贾跃亭也坦言乐视当前的短板之一还是资金状况。看来,“互联网企业难革汽车的命”,此命题不伪,至少目前是。

合作成为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选择

除了巨额的资金以及汽车业百年形成的大工业格局让互联网企业无从下手外,互联网造车还要受到国内乘用车生产管理的相关影响,11月26日,《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一条写得明白: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这也意味着互联网企业独立造电动车目前是不可行的,而据CHINAEV了解,虽然没有到正式申报阶段,但目前有意向申报资质的企业均为汽车行业造过电动汽车但无乘用车资质的企业,以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为主要力量,目前并无独立的互联网企业出现,虽然最终不排除互联网企业借壳上市,但从目前来看,与汽车企业合作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主要选择,在这方面,国内汽车企业也相当开放和谦虚,不仅热烈欢迎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有的还摆出了学习的姿态,因为汽车企业十分明晰互联网汽车是必然趋势,谁先获得突破,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取得市场的先机,或者至少不会被甩在后边,未来的九零后、零零后的“脉”,年轻的互联网企业摸得比他们更准。因此,虽然目前各车企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都处于筹划阶段,但格局已经全面铺开,从汽车电商、车联网,到充电,一派融合景象。   

融合尚需适应 汽车企业还是主导

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有其各自的特点,合作时相互适应是必然,比如研发周期,汽车业的研发周期两到三年,而互联网创新的速度则以月为计,这就存在谁是主导的问题,目前看来,汽车企业主导的机率更大,原因何在?因为互联网改变汽车业的,不是它的生产本质,而是汽车在成为交通工具以外的其他延伸性需求和功能的优化和改进。例如,车企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好把握客户需求,并实现更快反馈,以及更好的品牌宣传效果;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使车企更好地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无人驾驶及智能交通技术的未来虽然遥远,但其中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汽车上,提升着车辆的驾驶和安全性能。目前互联网未来颠覆汽车行业的趋势已经开始小范围内显现,但是这种颠覆并不是全部的,没有保留的颠覆,而是在汽车行业的中下游的优化和改良,包括销售、智能体验和多平台的应用管理等。借助于互联网,汽车这个交通工具将衍生出更多的智能服务体验和互联网应用体验,这点值得期待也毋庸置疑。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颠覆还是融合 互联网汽车企业造车之路猜想

近几年来,互联网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让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作为工业支柱的汽车业似乎成为了“硅谷”的下一个对象,目标则是互联网智能汽车。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