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发展:深耕共性技术+完善配套设施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新能源车发展:深耕共性技术+完善配套设施

发展新能源汽车很有必要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社会。简单测算,如果传统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全部替代,将每年节约1万亿元的石油进口值,每年消化价值500亿元的弃光、弃风资源,促进巨量的风电、光伏装机和运营,以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产业的市场释放。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实现国际竞争中的弯道超车。全球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已经被美、日、韩、德、法等发达国家垄断,我国传统汽车品牌很难分到一杯羹,而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飞速成长,让政府和企业都看到了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实现汽车行业国际竞争中弯道超车的机遇。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实力较传统汽车领域更强。2015年,在汽车销售量排行榜的前20名企业中,我国企业只有5个,且排名最靠前的是上汽,仅位于13名;反观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前20名排行榜中,我国企业却多达8个,其中比亚迪更是登上榜首。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提升汽车性能,也更符合智能网联汽车提出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在加速、扭矩、怠速、安全性、噪音和节能方面,较传统汽车优势显著。例如,新能源汽车较传统汽车的怠速状态消耗更少能量。在汽车行驶时,如果完全放松油门踏板,这时汽车就处于怠速状态;新能源汽车的怠速不产生任何能源消耗,而传统汽车怠速时发动机燃油会保持燃烧,从而持续造成能源消耗。

电池技术和换电技术制约发展

首先,动力电池技术不足,抑制整车性能的发挥和存在潜在安全隐患。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两项指标较低,导致车体过重和续航时间过短。目前比亚迪、力神等采用的磷酸铁锂(LFP)技术,较世界先进的镍钴锰酸锂(NCM)技术差很多,LFP向NCM转型迫在眉睫。例如,比亚迪使用的LFP电池单体比能量仅为130Wh/Kg,而特斯拉使用的NCM电池比能量达到了200Wh/Kg。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安全性不高。新能源车辆的安全问题是系统性的,包括电池控制模块、BMS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电池充放电管理、电池布置设计及系统制造等都会影响到车辆安全。例如特斯拉采用了7000节锂电池串并联技术,通过缩小单个电池体积来提升单个电池安全性,同时设计了精密的电池控制模块系统和单电池保险丝保护系统,来整体提升整车安全性;而我国单体电池普遍体积较大,单体电池安全性不如特斯拉,同时电池系统的精密控制技术不成熟,无法及时监测和预防热失控。

其次,快速充换电技术不足、充电桩布局滞后和充电桩物联网未形成,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和慢速充电时间普遍较长,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快充时间在2~2.5h左右,慢充时间在10h以上。二是充电桩布局滞后,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纯电动汽车和公共充电桩数量比例为4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桩物联网未成熟,目前运行中的5个主流充电桩App都无法向车主及时提供充电桩地理位置、占用情况等信息。三是汽车充电时间集中,对电网造成潜在压力。一方面,电动汽车对电力需求量很大,耗电量接近日常用电的一半,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车主平均每年行驶1.5万英里,耗费4800KWh的电力,而美国平均每户居民每年消耗电力10800KWh,也就是说,实现电动汽车的推广以后,整体耗电量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44%;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十分集中,主要集中在下班回家,此时正是用电的高峰时段,极易发生用电事故。

完善政策和配套设施

国家政策持续合理支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从日本的发展经验看,首先是对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为出发点,通过国家科研项目支持、联合企业研发等,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相关政策支持。其次是政府持续、合理的补助和减税政策,加强监管,研究多种模式补贴,严厉打击新能源汽车骗补等行为。

深耕关键共性技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联合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加快建立国家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国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制度,通过项目化管理,进行长期稳定的资金、
政策支持;保持研发团队稳定性,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项目考核机制,科研成果要结合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等。通过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汽车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和快速发展。

科学完善配套设施。一是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充电站充电桩等用地问题、充电设备使用效率问题、长期盈利问题、充电网络布局合理性等;将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充分论证。二是加快建设,以城市群为单位,大城市为中心,加快建设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政府跟进相关设施建设情况,提高工程质量效率;探索多种模式共建充电设施,通过政府和企业合建、政府成立基金入股、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快充电桩网络建设。三是加快标准化建设,在充电桩尚未大规模建设之初,政府应该首先考虑充电桩标准制定,例如充电接口、充电协议等标准制定。通过标准的制定,推动国内充电桩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新能源车发展:深耕共性技术+完善配套设施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社会。简单测算,如果传统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全部替代,将每年节约1万亿元的石油进口值,每年消化价值500亿元的弃光、弃风资源,促进巨量的风电、光伏装机和运营,以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产业的市场释放。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