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拒绝“躺平”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  正文

零跑,拒绝“躺平”

【EV视界报道】自1913年亨利福特的第一条生产线开始转向以来,汽车行业正处于最猛烈的革命之中。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革命一样,智能电动汽车正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向传统燃油车的主流地位发起挑战。

冲在前沿的造车新势力都不愿错过成为时代主角的机遇。蔚来CEO李斌希望未来在高端豪华车市场能占据25%的份额,理想CEO李想喊出了2025年销售160万辆的理想,联手360的哪咤CEO张勇宣称要在2025年卖50万辆车。如今,零跑汽车CEO朱江明也放出了狠话:到2025年实现年销80万辆,智能化领域三年内超越特斯拉。

人们不禁要问,身处新造车风口的零跑,开始膨胀了吗?毕竟成立5年来,这家造车新势力从来没有如此高调,过去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调、务实、默默无闻。

唯物辩证法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和看问题,从终端数据可以看到,零跑T03的6月上险量已成功入围新势力单车型前三,这是用户认可度的真实证明,而持续成长的市场竞争力顺理成章让零跑有了更长远的野心,这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自研为基石,以更广泛的产品序列,指向国民车企的野心。

零跑立下的FLAG也许并不狂妄,技术直男式的高调,毫不遮掩的显示出了这个追赶者对成功的执念,最终能否超越特斯拉,或许已没有那么重要。

不按常理出牌

朱江明原本是大华股份(002236)的创始人之一,从安防跨到汽车,这是他的第三次创业。零跑的品牌战略与名字异曲同工——从零起跑。

与众多造车新势力不同,零跑不算是按常理出牌的一个,推出的首款车型竟是一款纯电小跑车S01,在当时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以一款冷门跑车出击,瞄向了一个异常小众的市场。

当时的零跑看起来有点势力单薄,与背后有互联网大佬站台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相比,零跑的品牌力塑造略弱,在其第一款产品还没上市的时候,蔚来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万辆。

但是,零跑的第一炮以小跑车打响,避开SUV主流锋芒入局,仍然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先站稳脚跟,然后积跬步,行千里。

从轿跑S01到纯电小车T03,零跑灵敏捕捉到城市通勤代步这一细分市场,如同过山车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虽然打法奇特,但着实见效,零跑T03在2020年5月上市,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0266辆,成功跨过万辆大关,无论是从销量数据,还是用户口碑,零跑T03都称得上是一款成功车型,让零跑品牌名声鹊起,以科技智能性价比赚足人气。

第三款车型C11则承担起品牌向上的重任,零跑能否华丽转身在此一举。

首先是通过收购福建新福达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金华AI工厂首台整车下线标志着零跑正式迈入“自产时代”,填补了生产制造上的最后一块拼图,形成智能智造自主全链条闭环。

其次,依靠大华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零跑研发了技术王炸“凌芯01”,成为继特斯拉FSD芯片后,第二家推出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的车企,这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零跑C11上率先搭载,自研芯片将成为C11及后续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

2021年上半年零跑订单突破2万台,截止到7月1日,零跑上半年共计获得订单2151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四位;累计交付量为21744台,实现连续四个月上升。今年第四季度,随着C11正式交付,零跑有望进一步稳固其新势力头部地位。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预计,“如果按照T03单一车型4月开始上险量排在前三的发展步伐,每个月500-1000辆往上走,希望上到7000辆台阶。如果C11顺利上到一个比较高的台阶,如果总体能突破10000辆、12000辆,就有机会站在新势力前三的地位上。”

从陪跑到领跑

朱江明为进入2.0时代的零跑汽车定下了新的阶段目标:到2025年,实现年销量80万辆。智能化领域三年内超越特斯拉。聚焦技术、产品、用户三大方面,他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战略规划:

最大的战略是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 “我们将持续投入计算中心建设,在智能化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尤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以及动力方面,持续打造核心优势”,在朱江明看来, 新能源汽车的新三大件,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加上传统三电,这三大件都应该自己干,否则就会有很多制约,要造有灵魂的车,就要掌握硬件、软件,产品才可能有绝对竞争力。

为此,零跑算法团队扩大至100+人,2023年底投产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Leap AI智能座舱,可实现AI情感式交互、AI自我学习和主动式服务功能;Leap Power三电系统,具有全球首款可变架构“盘古”油冷电驱,NEDC效率大于88.5%,超薄0.2mm高性能硅钢,寿命最高支持100万公里,以及国内首款最大功率110kW直驱增程油冷发电机与超级性能大功率碳化硅控制器等核心技术,均在三年内实现量产。

在产品端,零跑计划在 2025 年底前推出 8 款车型,覆盖35万以内的价格区间,2022年进军海外市场。每一款产品的特色就是要强调智能化,明年下半年也会推增程产品。

在制造端,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制造模式转变,最终通过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向着工业4.0的目标前进。

用户战略首要追求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必须物超所值,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在物超所值产品的基础上,要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这是产品热销的最基础前提,与用户一起共建共享共创零跑社区,带来产品以外的高附加值运营才是增量。

零跑经过五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加速快跑,所以战略定义更加聚集,朱江明相信,未来的五年,零跑应该跑得更快,很快就会进入第一梯队。

80万辆灵魂拷问

2023年要进入造车新势力前三,2025年达到80万辆的销量,这个目标会不会过于激进?亦或者有吹牛之嫌?

朱江明认为,零跑是唯一一家纯科技型造车新势力。这样的技术底气,给了零跑一次性拿出未来五年产品规划图谱的勇气。

8款新车未来将以每年2款的进度推出,新能源市场发展突飞猛进,乘联会最新预测,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40万辆。所以,零跑需要做更多的车型来匹配客户的需求,抢占市场的先机,朱江明很肯定地说:“我们会集中所有的资源,按时发布这8款产品。”

朱江明指出,零跑首先要通过充分的自研改变成本结构,通过CBC等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打造人民都百得起的豪车,产品配置、规格都要向豪车看齐,但是价格仍然亲民。只有充分为人民服务,大家才会买零跑的车,让老百姓买得起豪车是零跑未来所有产品的定价策略。

吴保军对此也表示认同:“这个目标站在去年的角度来看是有点激进,受疫情影响,网约车向私人消费终端市场的变化,其实带来了整个电动车市场本质的变化。但是从今年来看,应该说这个目标是容易实现的。”

叫板特斯拉的车企并不在少数,迄今还没有看到谁能成功超越,那么零跑3年超越特斯拉的目标又该怎么理解?

面对质疑,朱江明自信地认为超越特斯拉是肯定的。因为零跑在未来将有更多的智能驾驶投入集中在算法层面,团队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特别是在识别领域,有了这些基础和经验,加上计算中心的能力建设,采集样本增加,不断训练算法,逐渐提升能力,完成超越是完全可行的。

在零跑放出豪言的同一天,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参与的超45亿元Pre-IPO轮融资宣告完成。根据计划,零跑或将于今年下半年提交IPO申请,预计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上市,在资金层面足以持续支持技术研发的投入。

放眼未来,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新进入者越来越多,零跑凭什么赢得未来?

“从历史看,一个新事物出来以后,应该说后来者的胜出机会更大,从智能汽车产业来看,就像当年的照相机和手机行业,总体来说都是新进来者的胜出概率更高。”朱江明认为,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果要胜出,就要革自己的命,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传统车企中一定会有成功的,也一定会有倒下的,但是造车新势力有先发优势,从今天的销量来看都占据了非常好的市场位置,如果以这样的态势延续到2023年,互联网车企进场后一般在2023年、2024年才能交付,因此零跑在此前能不能占据自己的位置,并有50万以上的销量将决定能不能胜出。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零跑x华为鸿蒙生态,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

3月15日,零跑汽车与华为举办鸿蒙合作签约仪式,并宣布将基于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启动零跑汽车APP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这一举措,不仅将给零跑用户带来更智慧、更便捷的用车体验,也为汽车行业在鸿蒙生态中开启全场景智慧出行树立新的标杆。

2024年03月15日

前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针对离职传闻作出回应

1月25日,前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对离职一事做出回应。日前,零跑汽车表示:吴保军先生劳动合同已于2024年1月8日到期终止,经董事会决议,公司不再续聘。吴保军先生近一年来主要负责战略发展和公共事务相关工作,经公司决议后续由副总裁李腾飞负责相关业务。

2024年01月25日

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已离职

日前我们从互联网获悉,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现已离职,同时,零跑汽车将不再设总裁岗位。2020年5月吴保军加入零跑汽车,负责公司业务发展、营销、制造以及供应链。加入零跑汽车之前,他曾先后在标致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众诚保险工作。据透露,吴保军已经一年时间没有参与零跑的经营,这一年其主要负责战略和政府事务,对公司的经营不会有什么影响。

2024年01月23日

零跑,拒绝“躺平”

【EV视界报道】零跑汽车CEO朱江明放出了狠话:到2025年实现年销80万辆,智能化领域三年内超越特斯拉。人们不禁要问,身处新造车风口的零跑,开始膨胀了吗?毕竟成立5年来,这家造车新势力从来没有如此高调,过去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调、务实、默默无闻。
杨晓红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